免费下载书籍地址:PDF下载地址
精美图片

青藏高原代表性土著动物分子进化与适应研究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03021832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06
- 页数:266
- 价格:63.8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新生代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的重大地质事件,导致青藏高原隆升而为世界上年轻、海拔和面积*的高原,其蕴育的特有生物物种及物种独特的进化与适应方式,是生物适应性进化研究的核心区域。本书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讨裂腹鱼亚科的起源、分化、扩散、分布格局、种间关系和种群结构与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所经历的水系变迁和古气候环境变化事件的关系;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家牦牛的母系特征、起源驯化历史及牦牛分类学地位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了高原鼠兔、牦牛对青藏高原低氧、寒冷适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适应性功能进化。
本书可为从事生物系统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教学人员及相应专业的研究生提供参考。
书籍目录:
序
前言
章 青藏高原环境特征以及土著动物适应特征
节 青藏高原地质变迁和水系演化
第二节 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特征
第三节 青藏高原土著动物概述
第二章 青藏高原裂腹鱼亚科鱼类的系统演化和生物地理学
节 裂腹鱼亚科鱼类分类、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裂腹鱼亚科属间系统发育关系及生物地理学研究
第三节 裸裂尻鱼属的系统发育及其隔离事件在进化中的主导作用
第四节 黄河裸裂尻鱼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历史结构
第三章 牦牛多样性与驯化历史的研究
节 牦牛遗传多样性、起源驯化及分类学地位研究进展
第二节 家牦牛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与分类研究
第三节 家牦牛的起源与驯化研究
第四节 牦牛的分类学地位及起源研究:mtDNA D环序列的分析
第四章 鼠兔对青藏高原高寒环境生态适应机制研究
节 鼠兔对青藏高原高寒环境的生态适应
第二节 高原鼠兔06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第三节 青藏高原高寒环境对鼠兔leptin蛋白的适应性功能进化研究
第四节 高原鼠兔06基因不同组织表达特征以及不同海拔下高原鼠
兔ob基因表达特征
第五章 高原鼠兔对青藏高原高海拔缺氧环境的生态适应
节 高海拔低氧环境及动物的低氧应答
第二节 高原鼠兔对高海拔低氧环境生理适应特征
第三节 低氧诱导因子-1(HIF-1)
第四节 基于HIF-1a基因探讨高原鼠兔的低氧适应机制
第五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第六节 基于VEGF基因探讨高原鼠兔的低氧适应机制
第七节 高原鼠兔低氧适应分子机制研究的意义与展望
第六章 高原鼢鼠对青藏高原地下低氧环境的生态适应研究
节 高原鼢鼠对高原地下缺氧环境的适应
第二节 高原鼢鼠EPO cDNA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第三节 高原地下生活对高原鼢鼠EPO蛋白的适应性功能进化研究
第四节 高原鼢鼠EPO mRNA在不同组织间和海拔表达特征
第七章 家牦牛HIF-la基因的表达特征及其低氧适应意义
节 牦牛低氧适应的生理特征
第二节 低氧适应动物中HIF-la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基于HIF-la基因探讨青海家牦牛的低氧适应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图版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章 青藏高原环境特征以及土著动物适应特征
新生代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的重大地质事件,导致青藏高原隆升而成为“世界屋脊”。与此同时,在其逐步隆升过程中所产生的地质、地貌变迁和气候环境的变化对生活于其中的各种生物的分布、种群结构、生存适应、进化模式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章主要通过青藏高原地质变迁和水系演化关系、高原现今气候环境特征,以及主要代表性土著动物的概述,向读者介绍青藏高原独特的环境特征以及主要代表性土著动物的适应特征。
节 青藏高原地质变迁和水系演化
青藏高原地貌复杂,江河纵横,咸淡水湖泊棋布,现今高原水系格局的形成,与新生代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作用引起的青藏高原隆起、地貌演变及古气候变迁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在漫长的地质时期,青藏地区曾多次经历过广泛的海浸,直到始新世末37 Ma前后,印度板块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俯冲下插导致冈底斯山脉崛起,特提斯海从藏南全部撤出。在冈底斯山南缘磨拉石带堆积了2000~4000 m的沉积,而在喜马拉雅西南麓,老第三纪的穆里组物质主要来源于印度地盾,说明此时喜马拉雅山尚未隆起。青藏高原江河源地区成陆较早,北部昆仑山主脊一带海相地层为晚三叠统,南部唐古拉山一带为中侏罗统,它们分别在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中皱褶,并上升成陆。
Klootwijk等(1985)的研究表明,24 Ma前后欧亚板块难以再变形缩短消化印度板块的俯冲应力,而转变成造山运动。期间,雄伟的喜马拉雅山首次崛起,淡色花岗岩沿主中央断层侵位,其南麓开始沉积厚达6000 rn的西瓦利克群堆积。甚至天山南北也不例外,Yin等(1998)通过库车盆地磁性地层学分析,发现自早期湖相沉积向晚期辫状河流粗碎屑沉积转化的时代发生于约21~24 Ma,对应于南天山山脉的快速隆升与快速剥蚀事件。中新世中期的喜马拉雅运动表现强烈,唐古拉山和祖尔肯乌拉山西部有中基性火山岩喷发,覆盖在前期形成的夷平面上。早第三纪沉积遭到皱褶断裂,可可西里盆地分裂为楚玛尔河、北麓河、沱沱河、尕尔曲等规模较小的断陷盆地,并出现一些新的沉降中心。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青藏高原代表性土著动物分子进化与适应研究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青藏高原代表性土著动物分子进化与适应研究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青藏高原代表性土著动物分子进化与适应研究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第1章是对青藏高原地质、气候环境特征以及主要代表性土著动物生态特征的描述,第2~7章按物种分章叙述,其中,第2章和第3章是关于高原土著动物起源、系统进化和生物地理学等的研究,第4~7章是关于高原土著动物对青藏高原高寒低氧环境的适应性功能进化的研究。本书可为从事生物系统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教学人员及相应专业的研究生提供参考。
书籍介绍
《青藏高原:代表性土著动物分子进化与适应研究》可为从事生物系统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教学人员及相应专业的研究生提供参考。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7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8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5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5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9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图文清晰(534+)
- 赞(561+)
- epub(671+)
- 体验差(335+)
- 下载快(503+)
- 无多页(101+)
下载评价
网友 陈***秋: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网友 步***青:。。。。。好
网友 车***波: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网友 晏***媛:够人性化!
网友 孙***夏: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网友 游***钰: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网友 冷***洁:不错,用着很方便
网友 龚***湄:差评,居然要收费!!!
网友 仰***兰: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网友 权***波: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网友 詹***萍: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